中國古代的同性戀名詞是相當豐富的,在這裡先列舉出較為廣泛使用的15例:
 
 
(一)外寵
 
男外女內是中國的傳統觀念,《周易*家人》就曾講:「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於是,外寵就成為男性受寵者的代稱。春秋戰國時期,外寵泛指國君的嬖臣,其中雖然不乏以身侍君的同性戀者,但並不全是。《韓非子*說疑》曾載:「內寵並後,外寵貳政,亂之道也。」「外寵貳政」指外寵靠著國君的寵幸而在政治上和正卿爭權,此處外寵的所指就比較寬泛。明清時期,這一概念具有比較特定的含義,並且所對應的從國君變為官僚豪貴。《醉醒石》第八回中某些大戶富豪「情分外寵,裡邊反不及」,意思是說他們因同性戀而疏淡了與妻妾的關係。
 
 
(二)分桃
 
彌子瑕獻余桃於衛靈公的故事見《韓非子*說難》,後世常用「分桃」或「余桃」作為同性戀的代稱,偶或用「彌子」指同性戀者。「分桃之癖」指對同性戀的偏嗜,「分桃之好」指同性戀關係。
 
 
(三)龍陽
 
龍陽君泣魚固寵事見《戰國策*魏策四》,由此產生出「泣魚」、「龍陽」、「龍陽君」、「龍陽之癖」、「龍陽之寵」等概念。其中,「龍陽」或「龍陽君」在代指同性戀者時比「彌子」要常見許多。
 
 
(四)斷袖
 
漢哀帝和董賢之間的斷袖故事見《漢書*董賢傳》。「斷袖」、「斷袖之癖」、「斷袖之歡」、「斷袖之寵」等因之而出。另外,「分桃」和「斷袖」也可以並提以指同性戀。南朝沈約在其《懺悔文》中就曾自述:「淇水上宮,誠無雲幾;分桃斷袖,亦足稱多。」
 
 
(五)佞幸
 
在《史記*佞幸列傳》和《漢書*佞幸傳》中,佞幸特指以色事君的同性戀者,如鄧通、李延年、董賢之流。但在更廣泛的應用上,凡不通過仕途正路而以柔媚便辟獲寵者皆可稱之為佞幸。所以,它是否指同性戀者需要針對具體內容進行具體分析。
 
 
(六)嬖人
 
佞幸,嬖臣等指君主的寵幸,而嬖人除了可意同嬖臣外,一般指官僚士大夫的寵幸。如《墨子*魯問》中,「魯君之嬖人死,魯人為之諱,魯君因悅而用之。」
 
 
(七)男色
 
指對同性具有吸引力的男性美色。語出《漢書*佞幸傳贊》:「柔曼之傾意,非獨女德,蓋亦有男色焉。」
 
 
(八)男風
 
指同性戀現象或同性戀活動。《豆棚閒話》第十則:「劉公平素極好男風,那幾個小子就是劉公的龍陽君。」
 
 
(九)左風
 
古代認定為男居左女居右,所謂「男左女右,古人通禮」(《醋葫蘆》第十四回)。由此,左風意同男風。
 
 
(十)頑童
 
可指同性戀者,語出《尚書*伊訓》:「敢有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時謂亂風。」自明以始,同性戀文獻大幅度增加,其中常有「比頑童」的提法,意思就是玩弄男寵。到了清代,約定俗成,「頑童」成為經常使用的詞彙。
 
 
(十一)孌童
 
指貌美年少的男寵。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在其《孌童》詩中曾寫道:「孌童嬌麗質,踐董復超瑕。……足使燕姬妒,彌令鄭女嗟。」(「董」指董賢,「彌」指彌子瑕)
 
 
(十二)契兄、契弟
 
作為同性戀夥伴之間的相互稱呼,契兄、契弟在明清時期的福建等地有所使用。《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三*契兄弟》記:「閩人酷重男色,無論貴*妍媸,各以其類相接。長者為契兄,少者為契弟。其相愛者,年過而立尚寢處如伉儷。」
 
 
(十三)小官
 
明清時期,小官是對少年男子的親切稱謂,在下列說法中一般特指年青的同性戀者。
好小官。指喜歡以少年人為同性戀對象。《濃情快史》第七回:「白公子正妻已死,娶了一妾。只因好小官,房事稀疏。」
小官出身。指少年時是同性戀。《綠野仙蹤》第四十回:「谷大恩是個小官出身,幼年時與尤瑋不清楚。如今雖各老大,到的還是知己。」
老小官。指曾為「小官」,年齡已大的同性戀者。
做小官。指為人男寵,具有一定的賣身色彩。
 
 
(十四)壚子
 
《燕歸來簃隨筆》:「北平人謔為人男寵者曰壚子。」(見《梨園史料》第1249頁)
 
 
(十五)鄧生
《切口大詞典*星相類》:「鄧生:男風也。」這是一個隱語,「鄧」指漢代的鄧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沐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