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簡評(這回可是認認真真的介紹)
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出現的時候,正值網路上YY之風達到頂峰,充斥眼球的是名將高手遇上立刻拜倒稱臣死心塌地的王者之氣,和一眼掃過絕色美女尖叫暈倒投懷送抱的電眼帥哥,以及一劍下去開天闢地一招掃過滅掉一個軍團的變態高手。
在隨處可見的帝王、霸主之中,突然見到雲淡風輕的一介書生,仿佛在嘈雜污濁中忽見一朵白蓮,在烈日炎炎下痛飲一杯清水,頓覺神清氣朗,心胸爲之一快。
說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的文風清新,不僅是因爲它的文字清澈如水,少有堆砌詞藻,還因爲它處處散發出寧靜平和的氣息,就象書中的主人公江隨雲:
——天下有大志有野心的人數不勝數,可若是沒有平凡的黎民百姓,誰又能掌握乾坤,若是人人都想去做豪傑,那麽豈不是天下大亂。
——哲只願兒女都是資質平庸,不求顯達于諸侯,只求承歡於膝下,不求功高蓋世,只求耕讀傳家,國家有難之時,當盡力挽救,國家平安之時,當爲社稷之順民。
久在繁華之中,當我們都漸漸習慣了大權在握、一呼百諾,只有隨雲還依然故我,富貴榮華、權柄風光在他只當清風明月而已。當他在雍王成功登上儲位後悄然離去的時候,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已達到了頂點,以至不少讀者建議全書就此結束,以免破壞了隨雲的完美形象。
應該說,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大受歡迎,還在新書榜上的時候就闖進了推薦榜,跟無數厭倦了種馬帝王的讀者的追捧有直接的關係。
節奏
好的文字如同音樂,字裏行間有一種無聲的節奏,引子、發展、轉折、呼應、高潮、尾聲,讓讀者的心緒隨人物的命運起起伏伏,跟著作品的節拍起舞。
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的節奏把握無疑是最好的。看著它,真有一種欣賞音樂的感受。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止;于山窮水盡處突出奇峰,在最 高潮處嘎然而止,留一片寂靜讓人咀嚼,忽有兩三弦聲響起,驚起還在疾風暴雨餘韻中徘徊的我,才驀地發覺窗外已是黎明。
節奏的恰到好處,也是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吸引讀者的重要原因。
情節
用草蛇灰迹,伏線千里來形容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的情節設計無疑是非常形象的。通觀全書,作者習慣在開局時佈線,在後來發展中逐漸補充資料,如梁婉在第一部前五章出場,帶出了鳳儀門,但關於鳳儀門的情況則在第二部第一章才作詳細介紹,而鳳儀門的重要人物到了第二部中甚至第三部才正式現身。又如北漢龍庭飛和麾下將領,在第三部中間略作介紹,到第四部十五章之後才逐一出現。類似的手法在書中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
因爲之前作者已布好了線並進行了足夠的鋪墊,所以情節處理十分乾淨利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
大概是因爲整體文風偏于平實清淡,在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情節設計的起、承、轉、合中,‘起’往往比較平淡,很少有一開局就波瀾叠起驚險倍出的手法, ‘承 ’在‘起’的基礎上延續加強,但也未見突出,‘轉’是寫得最漂亮的,每每寥寥數語或短短的篇幅,就將整個情節一轉,令讀者陡然緊張起來,之後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高潮,讓人提心吊膽,欲罷不能。‘合’處理得也很好,該停的時候斷然停筆,決不多費話,卻餘音嫋嫋,回味無窮。
情節合理與出奇的分寸把握上,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也作得相當出色。舉獵宮之變爲例,鳳儀門謀反、雍王奪嫡,雙方各出奇謀,計策環環相扣。太子種種失德種因于江哲的用計,也是將鳳儀門逼上謀反之路的主因,然而江哲的計策之所以成功卻又種因于太子本身,甚至在第一部就有了伏筆。
長樂之難的前因是江哲和長樂不爲世人所容的感情,也因此梵惠瑤可以肆無忌憚地取得皇后的支援,不擔心到時候李援的不滿;對付長樂達到(部份)目的,間接給鳳儀門謀反準備了條件,當發現原來韋膺就是梵惠瑤的記名弟子後,他在長樂之難的奇怪表現和當時梵惠瑤的安排中的不合理處才得到了解釋,而至此長安血夜中刺殺鄭暇的兇手和刺殺的原因才算真相大白。
齊王的固執高傲是他與太子和鳳儀門始終隔閡的原因,也是事變前雍王爭取他失敗的原因,卻也因此造成他在獵宮之變前被鳳儀門軟禁,間接促成了鳳儀門的失敗,更成爲拯救江哲和齊王自己性命契機。諸如此類的例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就不再列舉了。
情節,無疑是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最大的亮點之一。
順便說一句,計策並不是越險越奇越複雜越好,往往越複雜的計策存在的變數越多,因此需要審時度勢,用對了人、用對了地方的計策才是好計策,而如何運用存乎一心,這就看軍師的本事了。
人物
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的人物刻畫相當出色,作者在人物形象上往往使用白描手法,寥寥數筆就畫出栩栩如生的人物來:
江哲——從感情上,隨雲一直是被雍王吸引的,以致後來雖然他不想投入雍王麾下,卻還要處處爲雍王著想。故意逼雍王下毒手,既有幾分考驗雍王爲人的意思,也有幾分是爲了讓自己對雍王徹底死心。從這裏可以清晰地看出隨雲心理變化的過程。從一開始打定主意獨善其身,到無意中顯露鋒芒,到身不由己地捲入大潮,是隨雲命運的隨波逐流;從一開始冷淡世情,到不由自主地被友情、愛情、知遇之情所感染,最後幹出與初衷完全相反的事情,是隨雲情感上的隨波逐流。
江哲可以離開南楚是有先決條件的。首先天下一統是大勢所趨、而南楚國勢衰敗,被征服是早晚的事。江哲對此有清楚的認識,所以根本就無意爲南楚賣命,後來雖然陰錯陽差當上了翰林學士也一直是尸位素餐而已。而在江哲離開南楚前作了兩件事,一是蜀中兩策,攻城策還不見鋒芒,離間策是典型的江哲風格,在當時確實離間了雍帝父子,讓南楚從李贄兵鋒之下緩了一口氣。二是上《諫晉帝位書》,直言勸諫,結果楚王大怒,險些殺掉江哲。這樣江哲有大功于楚,又被無辜免官,就算是離開,也無人可以說他有負南楚皇恩了。
其實江哲對待雍王李贄也採取的是同樣的策略,在李贄攻下建業時不肯逃走,寧可作爲俘虜隨軍,拒爲世子師、接受齊王邀請,步步進逼,把選擇擺在明面上,把難題留給了雍王。幸而李贄確實是不世的明主,能爲人所不能爲,居然放過了江哲,這一下大出江哲所料,也從此贏得了此人的忠心。應該說,南楚失去了江哲和雍王得到江哲,都是必然的結果。因爲江哲給楚煬王和雍王出的都是真正的難題,沒辦法僞飾、沒辦法繞過,必須面對並給出自己的答案——楚煬王沒通過考驗,所以失去了江哲,雍王通過了考驗,所以得到了江哲的效忠。
從這個角度看,江哲確實不如陸燦——他對君王的效忠是有條件的,而且是條件極爲苛刻的,對於差點的君主——例如南楚煬王,他絕對不會爲之殉葬,甚至爲之出力都很勉強。而陸燦對君主的效忠是無條件的,不管坐在王位上的是昏庸的煬王、還是不懂事的稚齡小皇帝,也不管這個國家有多少尚維鈞這樣的誤國權臣,他的忠誠始終不變。不管是被排擠、被暗算、甚至被誣陷,他始終都保持著自己的忠誠。在歎息陸燦的‘不明大局’的同時,對他卻又不得不油然而生出敬意。陸燦,才是真正的‘純臣 ’,是任何國家永遠需要的棟梁。
然而,純臣若無賢君相配,下場多半不好阿…這也註定了陸燦的命運。相較於此,我倒是比較贊同江哲。畢竟,我覺得一個臣子該忠的不是一個虛位的君王,而是人民才對。如果這個君王不好,那麼就該換人來做做看。
江隨雲的超然地位是有原因的。在大雍朝庭裏,江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重量級人物,現任皇帝李贄和執掌兵權的齊王對隨雲絕對信任,言聽計從;現在政局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中,石彧、管休、董志、苟廉均與隨雲交情非淺,其中管休、董志、苟廉三人號稱三傑,早在雍王龍潛時已被隨雲有意無意間收服其心,而石彧,由於隨雲擺明車馬不會爭奪權力而對隨雲極爲敬重。
武將方面,齊王不必再說,原李贄愛將,號稱軍中第一猛將的荊遲是隨雲的入室弟子;現領兵與南楚對峙的裴雲與隨雲是患難之交;秦勇因劉華的關係,對隨雲既敬且畏又無法拉開距離;其他將領或由於李贄李顯的關係,或由於隨雲獵宮之役的驚人表現,對隨雲都非常敬重;而大雍未來的水師更是完全在隨雲的影響之下 ——姜海濤是隨雲第三個入室弟子。再加上隨雲本身又是甯國長樂公主的夫婿,大雍的女婿,李贄和李顯共同的妹夫。女兒柔藍是太子妃,太子、齊王之子以及頗有隨雲之風的軍師之才霍琮,都受過他的教導。不經意間,隨雲已經在大雍朝庭植下了深厚的人脈,擁有驚人的潛勢力。
這樣一個人物,就算不論其舉世無雙的智慧,和隱藏在臺面之下的勢力,就已經足以撼動大雍政局了。夏侯沅峰說江哲此人只可爲友不可爲敵,實在是發自內心的感慨。幸而,這個人並不戀棧權勢,在將雍王推上太子之位的當天,他以悄然出走的行動駁斥了所有疑忌;也從此贏得了所有人的敬重。隨雲的超然地位即從此日奠定,隱隱約約間,他已成爲李贄王朝的守護神,受到人們無條件的信任。有亂則出,無亂則隱,不出山而攪動天下,就是江哲的寫照。
李順——武功高手、忠心耿耿,聰明冷靜、心思細膩,小順子大概是江哲在南楚宮中最大的收穫。他所練武功步數,加上本身的條件,使他的心思陰詭狠毒,慈真認為”這人若是毫無拘束,只怕是爲所欲爲,縱橫天下,到後來不免造下滔天殺孽,爲害之深,勝過魔宗百倍”。然而這樣一個人,卻願意跟隨江哲,凡事以江哲為第一,書中不少人物都覺得奇怪。
其實,仔細想來,雖然若無李順,江哲可能會提早被暗殺死;但是若無江哲,則李順最好的下場也不過是終老在南楚宮中,一輩子自卑自苦的宦官;書中李順多次說出,”只有公子不瞧他不起,把他當個人看”,我想這點對於本是個小偷、後來做了宦官,總是被人恥笑瞧不起的李順來說,比什麼都重要吧。
不過,雖然書中說他心思陰狠,我倒是很喜歡這樣的人物。他對於自己認定的對象,義無反顧死心蹋地的付出,就連江哲偶爾小孩子心性耍的任性都會顧慮到,一但江哲有危險就會立刻護在他身前,感覺有點想母雞護小雞~哈哈~
小順子是很尊重江哲的,如父如兄,更如同自己的半身,會跟江哲嘔氣多是因為氣江哲有時會輕易涉險,一悶起來江哲也要氣弱,但卻又很容易被江哲的偶爾孩子氣的舉動逗樂,懂江哲的心的人其實有幾個,小順子卻是身邊最接近他的人,江哲一生得此相伴的知己,人生已足矣。
陸燦——陸燦與江哲的關係,少年時期是份屬師徒,情同手足;直到江哲歸李贄後,兩人就註定分道的結局了。套江哲自己對另外一個心愛弟子的講話可見兩人的關係:”你還是不明白陸燦的品行,若是能取我性命,他不會有絲毫猶豫,可是他對我的敬愛之心卻也不會稍減半分,我既然決意南來,就不會對他手下留情,只是他始終也是我的心愛弟子。”
看到這邊,對比後來陸燦由生到死,對自己的選擇與對江哲的無怨無悔,以及江哲利用他的生死推行南楚江湖平定的計畫,讓大雍進主統治可以順遂容易,對兩人這種,亦師亦友,亦兄弟亦敵人的關係,盡其所能為了己方的陣營要將對方殺害,卻仍是心中愛重的感情,難怪英雄豪傑讚嘆江哲雖是文人然而胸襟氣魄猶如英豪。
綜觀而言,江哲有著赤子的情感,然而推行計策時,卻絲毫無兒女情長之惑,該做的就做;對於陸燦,當是雖有遺憾卻無悔恨!
只是可惜了陸燦。其為將門之後,曾得名師教導,本身文武全才,處事明斷果決,又能識人重人,假以時日,他的成就當在陸侯之上。苟廉勸雍王殺他非是無因。只是陸燦不幸,身逢南楚風雨飄搖之時,主少國疑,內有權臣掣肘,外有強敵壓境;國家積弱如此,縱然肝腦塗地也挽不回大勢所趨。陸燦僥倖不死於權臣之手,也避不了戰死沙場的結局。 一代俊傑,生不逢時,怎不令人惜哉。
長樂——長樂雖然溫婉可人、善良柔弱,以致人以爲可欺,實則深明大義,於大關節處毫不含糊。看她斥退李寒幽時的凜然不可犯,出家以絕鳳儀門毒計的斷然,在獵宮對江哲情不自禁的真意憐惜,都顯示這位元柔弱女子蘭心惠質、玲瓏剔透的另一面。如此的長樂公主,確是江哲的良配。
齊王——齊王的作爲當的上慷慨男兒。他的選擇決不是對自身最有利的,卻是一個重義忠直之人必須作的。現在雍王和太子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以齊王的才智應該明白此時他的份量。若只爲自身計算,現在投向雍王是最合適的,如果兩王聯手,太子和鳳儀門就再沒有翻牌的機會,就是雍帝李援也只好承認現實。可齊王卻偏偏不能這麽作,真是無奈啊。正是風急浪高之時,才算見了齊王的真顔色。
若說李贄對江哲的信任與了解是憑著理性的思考和一些天生的敏銳。那麼李顯對於江哲幾乎可說是野性直覺的信任了(哈),齊王跟江哲之間,老是互相虧來虧去,打打鬧鬧(當然是口頭上,有小順子在就是李顯也不敢打江哲的~)的感覺,就好像兩個多年相交的損友,真的很可愛~
真要說起來,比起雍王,我更喜歡齊王,齊王身上有俠氣、有傲氣,有情義、有肝膽,小節不拘,大節不移,實乃令人欽佩且親近的英雄。若無雍王,齊王堪是一代君主;就算是作臣子,齊王也是棟梁之材。
雍王——李贄,英明神武,雄姿英發,尊賢重義,人如其名真的很理智(哈哈),這是一個幾近完美的君王,他夠仁慈聰明,所以通的過江哲的考驗;他也夠冷靜狠決,所以可以接受江哲的手段,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願意完全信任江哲。畢竟,很多時候江哲的手段是隱諱的、是深遠的。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出成效,但是李贄都可以憑著過人的膽識才慧,想通江哲想做什麼,江哲常常是晃一下尾巴,李贄很快就明白他的想法,一點就通,這種默契,除了小順子之外,大概只有他能達到這種不用多加說明的境界了,而這也就是說,雖然江哲用計狠毒決斷,不過能一點就明的皇帝李贄想也不惶多讓,成大事不拘小節大概是他們的共通點。
江哲本是南楚官員,雖然李贄"擄"他到大雍時已經致仕,但是若是要他事奉李贄,一來是"二臣"之名,二來江哲認為也不是那麼隨便就可以讓自己爲其嘔心泣血,所以一開始的試探刁難,簡直讓李贄食不知味、寢不安眠,直到逼迫李贄要酖殺他。而江哲已經為了這一刻做好詐死消失的準備了,卻想不到李贄在最後一刻鬆手,打算讓江哲離開,這就終於讓江哲甘心效命,爲其嘔心泣血了。
而後君臣相處如魚得水,江哲放心為其策畫謀略,從逆境中協助李贄一路直上雲霄。期間種種手段,如果沒有李贄的無疑推心,勢必一路上會困難重重,這也就反應了前面的安排,讓李贄與江哲的關係通過"李贄是否終會放手,讓江哲來去?"的橋斷來鞏固,李贄的另一個謀士曾為這對有著驚人默契的君臣而心嘆"如此君臣當令敵人膽寒不已!"
秦青——位置到了一定的高度,單有善良是活不下去的。例如秦青,本來其人善良正直、家教良好,又武功高強、戰功卓著,放到任何家族裏都是優秀子弟;可是作爲秦大將軍的長子就少了份心機。被人嫁禍與其說是太子和鳳儀門一方手段陰狠,不如說是秦青自曝其短才招來奇禍。接著他自己又乖乖送到了李寒幽鈎上,連讓其多用點心計的資格都欠奉,真讓人不知該歎該憐。
秦青最後在曉霜殿爲保護長樂而死,算是作了平生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他以自己的死贖了罪、保護了家族,沒有辱沒秦大將軍長子的身份。
裴雲——作爲少林弟子,他不乏善良和正直,所以在江哲遇刺時竭力維護,幾乎送了性命;他不乏頭腦,遲遲不應允與薛小姐完婚與其說是師門的壓力,不如說是他自己的判斷;他也不乏機變,所以江哲的計策他欣然接受,立刻實行。《江隨雲傳》中說他明智果斷,確也精當之極。
裴雲知進退明事理,是一代良將的胚子。
李寒幽——有點兒像《倚天屠龍記》裏的周芷若,出身貧寒,姿色出衆,才情過人,城府甚深,對於權位有超出常人的渴望,因而行事不擇手段,爲達到目的不惜色相。
可能是本身卑微的處境使她格外渴望擺脫貧困的生活,成爲人上之人。因而當鳳儀門給了她這個機會之後,她毫不猶豫地離開夏家。對於給夏家造成的災難,她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更可能的是根本不想知道。因爲對李寒幽來說,過去卑微的生活是一切惡夢的來源,根本不願回憶、不想回憶。
梵惠瑤——如果說雍王可爲一代聖主、隨雲可稱一代軍師,那麽梵惠瑤算得上一代梟雄了。白手起家,憑一己之力扶起了一個王朝,以一個原本默默無聞的鳳儀門爲根基,連橫白道各大門派,將魔門趕出中原;以一女子躋身三大宗師之首。這樣的人物,就算最終身死名裂,也由不得你不寫個服字。梵惠瑤之敗,敗在她眛於大局,不懂逆取順守之道,敗在鳳儀門根基不穩,缺少真正的支援力量;敗在鳳儀門的弟子驕橫不法,以據取權勢爲要,失去了鳳儀門興起時的道義基礎。
石彧——雍王之肝膽。隨雲未歸雍王時,他助雍王以下風之勢穩住局面;隨雲投雍王之後,他受雍王重托至幽州,爲雍王準備未來執政的班底。以原來雍王身邊第一人的地位卻能安然退讓,讓隨雲得以大展長才。這個人的才能是戰略方面的,以個人風格而論,隨雲善攻,石彧能守。隨雲用計如天馬行空,無形無迹,可爲超品高手;石彧應對步步爲營,棋形厚重,不失大家風範。
管休、董志、苟廉——雍王帳下三傑。雍王百戰百勝,成爲公認的當世名將,此三人功不可沒。難得的是這三人品質優秀,對雍王對隨雲的超規格待遇能夠全然不生嫉妒,對隨雲的計策安排積極執行,隨雲才能真正有所作爲。他們雖然差了一籌,但不失爲優秀是人才。
夏侯沅峰——夏侯沅峰是個人物,在絕對上風時卻敗給隨雲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若是秦青之流必惱羞成怒鋌而走險;但夏侯心機深沈,不是爭一時意氣的人,而且他行事頗爲陰柔,這樣的人很難動之以情,卻可以用利害羈縻。
若說秦青高傲魯直、韋膺外和內傲,那麽看夏侯沅峰居然想收攏江哲主僕就知,他的心氣之高只怕在二者之上。此人才智高絕,武功過人,且能屈能伸,實有梟雄之姿;大約只有隨雲能制服他,大概也只有隨雲敢用他,因此他降了隨雲倒也正常。
夏侯沅峰一經投降就轉變立場,而且事必作徹,不留餘地;看似突兀,實則是拿准了形勢。
雖然是被隨雲所制,但他的投降確實是舉足輕重,可謂立了大功。雍王不是不能容人的君主,隨雲也不是喜歡爭權的人,反正有隨雲的前例擺著,只要雍王取勝,夏侯沅峰的榮華富貴就是板上釘釘的。反之如果出賣了隨雲,首先醫聖弟子下的毒不是誰都能解的,就算僥倖解了毒,他還要面臨小順子的報復,這還是在雍王徹底失敗的前提下,若雍王勝利,出賣了隨雲的他無論如何也別想偷生。
夏侯沅峰是想透了這個道理,才如此堅決的。
慈真——千年古刹,百年傳承,少林果然氣度不凡。慈真雖然剛剛出場,卻隱有一種祥和之意籠罩,令寒園暖意頓生。這是千百年的積澱,折服人於不知不覺間。這才是真正的一代宗師,相比之下,魯敬忠、李寒幽之流不足道也。大約只有隨雲,雖然不諳武功,然靈珠內蘊,智慧洞達幽冥,堪可與之匹敵。
譚忌——‘天不仁兮生離亂,地不仁兮起狼煙;親族父母兮化塵土,志摧心折兮可奈何;怨雖報兮恨不息,君恩重兮死亦難;殺人盈野兮吾且不悔,流血飄櫓兮生靈塗炭;君執弩兮吾持戈,吾驅騎兮君相從;沁水寒兮葬吾軀,赴黃泉兮心意平;生死無懼兮慨而慷,逢彼舊人兮吾心傷!’——捨身以酬恩,殘戮以泄恨,慷慨悲歌,從容赴死,是雖生尤死,是樂死畏生。悲哉!譚忌雖生不逢時,然以其滿手血腥、罪孽深重,得戰死疆場,馬革裹屍,亦死得其所。其身死時,當無憾耳。
聞紫煙——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聞紫煙有豪氣,衆女子有烈氣。當其橫掃江湖、令江湖豪雄聞之喪膽之日,追殺雍王,幾置之于死地之時,意氣何豪也。陷身重圍尤奮戰不已,落敗之際從容自刎,臨生死而無懼色,膽色胸襟,亦一時之雄也。可惜!可歎!
聞紫煙和鳳儀門衆女那一段雖然是白描手法,卻已經相當出色,這個人在生時就不那麽絢麗多姿,平淡中自具威嚴,是鳳儀門諸弟子中最有軍人氣質的。如果有機會領軍沙場,怕不是一員好戰將,只是走錯了路,從之後蘇青的話中可知,聞紫煙即使明知此去可能有死無回,明知師門已變質,仍是義無反顧的走,此等氣魄縱是男子亦難敵也。
秦錚——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秦錚臨死哀言,說得人五內俱焚。曾經那情意綿綿、曾經那白衣如雪,現在都已歸於黃土。雖然是咎由自取,卻也令人無限同情惋惜。
淩羽——淩羽將李寒幽賣了10萬兩,取得錦繡盟的合作,從利害上講是上上之策,但卻爲未來種下禍因。多年來梵惠瑤在鳳儀門大權獨攬,雖然門下人才不少,但並沒有足以承繼其衣缽的人選,看她對身後的安排,顯然是讓各派互相制衡,這說明淩羽個人的聲望並不足完全掌握門戶。在這種情況下,出賣同門,而且是在這種情況下,無疑將損害她的威信,一旦出現內部爭權奪利,就可能就成爲攻擊的把柄。韋膺和紀霞促成這件事,說不定當時已經存了私心。
江哲這一計實在毒辣,不但輕而易舉地把鳳儀門掌握在手中,讓鳳儀門成爲攪亂南楚的先鋒,而且通過引誘淩羽做出出賣同門的舉動,無形中破去了鳳儀門衆人的自我認知。心理底線一旦突破,鳳儀門衆人將從心裏否認自己的大義立場,在更加不擇手段的同時,也徹底失去了重新崛起必須具備的前提——爲天下蒼生謀利的志向。不墮青雲之志是一個人不因眼前磨難而沈淪的前提,同樣也是一個組織、團體屢仆屢起的憑籍。在韋膺接過錦盒的同時,意味著梵惠瑤曾經的理想徹底墜入了地獄。
盜驪——讀《雍史;貨殖列傳》中關於盜驪的記述,不覺百般滋味:‘...忽夢故人,起而笑曰,吾當死也,乃焚香鼓琴,曲未終而歿。’‘驪喜讀經,爲居士,不婚不嗣,人皆異之。’——不愧爲江哲的弟子,八駿之一,人品高潔,感情執著,才能卓著,無一不是江哲的翻版。江哲如非幸遇小順子和長樂公主,結局恐怕也是孤身一人在天地間飄零直至那一日吧。夕陽西下,煙波浩渺,一人獨自撫琴,曲未終而人已沒,留天地間無窮寂寞......
赤驥——聰明、理智、認真、果敢,感覺什麼優點赤驥身上都有了,果然不虧是八駿之首,江哲的高徒。也許之前他的戲份不多,但是到北漢之時,赤驥與紅霞郡主的愛情,兩人的生死相許、臨陣相依,卻是如此令人感動。相信當紅霞郡主見到赤驥出現在戰場上的那一刻,心中想必是不能自己吧。
柔藍——‘柔藍眼珠一轉,鬆開手,道:“是我不好,不該亂跑的,對不住。小男孩一愣,還沒有反應過來,柔藍已經雙手叉腰道:“我已經賠過禮了,該輪到你了。”小男孩這下可是真的愣住了,半晌才呐呐道:“是我不好。”柔藍這才破涕而笑,露出得意的神情’——若是真正驕縱任性的孩子,應該是放聲大哭以招徠大人的同情,或者乾脆蠻不講理地撒潑耍賴了吧。曾見過街頭兩騎車人相撞,從‘你再敢說一遍’升級到大打出手,相比之下小柔藍處理的有理有利,還一點不過分,這樣的孩子,應該是所有父母向上天祈求希望擁有的可愛精靈吧。
之後,柔藍嫁給了李駿,李駿賢孝,乖巧又聰慧,江哲的女兒可以嫁給他確實是幸福,然而,從書中第一章觀來,李駿應是早夭,這點,江哲早就看出,所以百般阻撓兩人的情事。
但是,縱使知道兩人可能無法白首偕老,柔藍仍以一首江哲第一任妻子柳飄絮給江哲的定情詩,作為回答"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妾身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聽到女兒的回答,江哲哭泣的不能自己,哽咽著答應了她們的婚事。
可是,我相信柔藍是幸福的…縱然失去了生身父母,可是他有比生身父母更疼愛她的養父母江哲跟長樂公主和順叔,有兄弟般的霍琮、李麟、一干捧著她疼的長輩,以及溫柔聰敏的夫婿,我想,她是幸運且幸福的。
缺陷
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文風清新淡雅是一大優點,但也因此,很多情節描述顯得‘淡’,有種隔離感。這可能與本書體裁有關。
人稱是一直被部分讀者垢病的問題。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的混用的原因可能是因爲作者是把本書作爲回憶體裁的小說來寫作,全視角的問題可能也源於此。如果仔細琢磨一下自己的回憶,就會發現在回憶中某些時候會出現全視角現象。
而且作者爲全書設的引子很有意思,是南楚遺臣劉奎的《南朝楚史》,本書就是以江哲一邊看《南朝楚史》(第三人稱)一邊回憶的形式展開的。所以某種程度上人稱混用是可行的。而且如果採用全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寫作,則書的流暢程度會大受影響,所以作者還是堅持了這種寫法,只是後期進行了一些改進,原來曾有過的一段(句)之內人稱混用的現象已經消失了。
逗號問題。作者慣用長句,一句動輒數行,所以逗號就成了問題,這一點一直改變不多,應是作者的寫作習慣。
贅語問題。由於是回憶體裁的小說,加上可能是更新速度較快,隨寫隨發的原因,文中時有贅語冗字,這一點相信只要有時間稍加修改就可解決。
戰爭描寫問題。有讀者說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描寫的是‘乾淨的戰爭’,這一點可能是因爲作者的文風不適於描寫慘烈的場景,也可能還有對相關的戰場戰術、背景等知識不足的原因。但作者注意採用引用歷史記錄、以小見大等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基本上並不影響本書的精彩程度。
結語:
綜使仍有一些缺陷,但瑕不掩瑜,這是一本非常平淡卻又精采,溫和卻又激烈,值得一讀的好小說。
慎重的,推薦各位朋友看看。
以上參考:
villian's pic 一代軍師介紹
http://blog.xuite.net/willc/villian?st=c&p=1&w=296924
点评《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来源:起点 作者:老书虫http://www.13176.com/pingshu/haoping/20080215/66.html
留言列表